生活中使用微信的朋友都知道,微信里有個朋友圈。朋友圈是人們現(xiàn)實社交在網(wǎng)絡世界上的一個關系圈,大家在上面分享共同話題,暢聊共同愛好,也是生活中的一件樂事。但我若告訴你,垃圾也有“朋友圈”,你是不是覺得很驚訝——垃圾又不是人,隨手丟到垃圾桶里就行了,何談“朋友圈”?
這里所說的垃圾“朋友圈”,其實是指垃圾分類。根據(jù)一定的標準,日常生活垃圾是可以進行分類投放,科學處理的。比如廢紙、塑料、玻璃、金屬和布料屬于可回收垃圾,應該投入“藍”色垃圾桶內(nèi);剩菜剩飯、骨頭、菜根菜葉、果皮等食品類廢物屬于廚余垃圾,應投入“綠”色垃圾桶內(nèi);廢舊電池、熒光燈管、燈泡、水銀溫度計、油漆桶、部分家電、過期藥品、過期化妝品等屬于有害垃圾,應投入“紅”色垃圾桶內(nèi);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、渣土、衛(wèi)生間廢紙、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及果殼、塵土、食品袋(盒),應投入“灰”色垃圾桶內(nèi)。如上所述,每一種垃圾,都有它的“朋友圈”,應該分而置之,切不可“混為一談”。
2019年,我國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部等9部門印發(fā)《關于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》規(guī)劃,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,計劃到2020年底46個重點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(tǒng),2025年底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(tǒng)。
國家出臺相關的政策,為垃圾分類指明了方向、提出了辦法,但是做好垃圾分類的關鍵還是要依靠于我們每一位居民的“分類行動”。就目前情況來看,盡管政府一直在做積極的引導和宣傳,但是居民執(zhí)行的效率不高,效果不好。這說明大家對于垃圾分類的意識還不強,認識還不夠。
我們?yōu)槭裁匆菩欣诸??隨著社會經(jīng)濟的迅速發(fā)展,城鎮(zhèn)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以及人口的急劇增長,“垃圾圍城”“垃圾圍村”等現(xiàn)象日益嚴重,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成了社會關注的焦點。我們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,“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”。與垃圾焚燒、填埋等處理方式相比,對垃圾進行分類,具有多方面意義。
第一,可以節(jié)約土地資源。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質不易降解,使土地受到嚴重侵蝕。垃圾分類,去掉可以回收的、不易降解的物質,減少垃圾數(shù)量達60%以上。第二,可以減少環(huán)境污染。目前我國的垃圾處理多采用衛(wèi)生填埋甚至簡易填埋的方式,占用上萬畝土地;并且蟲蠅亂飛,污水四溢,臭氣熏天,嚴重污染環(huán)境。土壤中的廢塑料會導致農(nóng)作物減產(chǎn);拋棄的廢塑料被動物誤食,導致動物死亡的事故時有發(fā)生,因此回收利用還可以減少危害。第三,可以促進資源再生。中國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達40億個,方便面碗5~7億個,一次性筷子數(shù)十億雙,這些占生活垃圾的8~15%。1噸廢塑料可回煉600公斤的柴油,回收1500噸廢紙,可免于砍伐用于生產(chǎn)1200噸紙的林木。一噸易拉罐熔化后能結成一噸很好的鋁塊,可少采20噸鋁礦。生活垃圾中有30%~40%可以回收利用,應珍惜這個小本大利的資源。 第四,可以養(yǎng)成良好的生活習慣。垃圾分類是解決“垃圾圍城”“垃圾圍村”問題最好的途徑,垃圾分類已經(jīng)成為當下社會新時尚。進行生活垃圾分類,能夠讓民眾提高環(huán)保意識、責任意識,學會更好地珍惜資源、利用資源,堅持和貫徹綠色發(fā)展理念,養(yǎng)成良好的生活習慣。
垃圾分類是利國利民的好事,更是關乎千秋萬代的大事,所以不能忽視,必須重視。為了更好地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(huán)境,讓我們行動起來,自覺踐行垃圾分類,倡導你我共同參與,為建設美麗城市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!
淄博保安服務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Copyright ? 2020 魯ICP備20020758號-1
淄博保安服務有限公司主辦